厉害了
大美蒙山
0分钟!中央电视台再次聚焦山东平邑
蒙山又登央视新闻!
2020年9月11日
随着央视科教频道《中国影像方志——平邑篇》播出
沂蒙山龟蒙景区再次霸屏央视
蒙山的秀美风光和灿烂文明也再一次在央视舞台
向世人展示着她那独特的魅力!
绵延800里沂蒙山,是几十亿年演变的瑰宝
在这个自然的地质博物馆
在这片自然文化璀璨的宝地
处处都能留下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历史
沂蒙山龟蒙景区作为红色革命沃土
是沂蒙精神的代表
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,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
是省级名胜风景区、著名养生长寿圣地
这里一山一坡,一沟一壑都有着令人神往的
红色历史和圣贤故事
沂蒙山龟蒙景区拥有的不仅仅是山的厚度,还是“东夷文化”的发祥地之一,五千年的积淀和历代帝王、先贤名人的钟情,让这座山拥有了一种特有的温度。

早在夏商时期,颛臾国就在蒙山脚下建立了方国,以鸟为图腾,属于东夷文化范围。夏商周时期由太昊氏后裔颛臾王建立颛臾古国,专门祭祀蒙山。
蒙山的秀美风光和灿烂文明曾吸引无数圣哲贤士、文人墨客、帝王将相流连忘返,孔子登龟蒙而慨叹“登东山而小鲁”,李白、杜甫、苏轼游历此地,吟留千古佳句,康熙、乾隆大帝巡游至此,叹为观止,御笔题词。

蒙山一直以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长寿之地,拥有千年灿如星辰的福寿文化。自2003年4月26日起有一位寿星,便坐落在蒙山的西北侧,福佑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每一个人,它是世界最大的山体雕刻——寿仙巨雕,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祈福祝寿。
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位于革命老区腹地,有着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。在这片土地上,发生过许多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,并形成了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伟大沂蒙精神。傲然挺立的鹰窝峰,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屹立不倒,是对沂蒙精神最生动的写照。
万寿宫,始建于北宋年间,
是蒙山道教文化最为鲜活的见证。
整个万寿宫横跨176米,纵跨368米,
总占地面积120亩,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,
共分三进院落,错落有致。

现在人们泛指的蒙山万寿宫,
主要包括西部古蒙祠和东部万寿宫
两处古代建筑的遗址遗迹及其现存的近现代建筑。
古蒙祠原称蒙祠,始建于西周初期,
西周春秋时是颛臾国王主持祭祀蒙山神的主祭处,
距今己有3000多年的历史
古代(特别是宋代宣和五年以后)
蒙山地区祭祀蒙山神的颛臾王庙很多,
但西周春秋时期,
颛臾国主祭蒙山的蒙祠
只有今蒙山万寿宫西邻的古蒙祠一个

蒙山万寿宫与其附近的柘沟村,
抗战初期曾是中共山东省委机关驻地。
1938年1月1日,
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了徂徕山起义,
组织成立“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”,
同年3月3日,
黎玉和赵杰率领山东省委机关及四支队一部
进驻万寿宫和柘沟村,
在这里抓紧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,
帮助地方建立党组织

万寿宫为道教建筑,原名玉虚观
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时期是蒙山地区最大的道观
在道教中地位很高,影响很大
明朝著名诗人王世贞曾以
“霞矗黄金界,虹飞白玉桥”来赞美万寿宫
可见当时的万寿宫是多么的壮美与辉煌
探秘这座大山的自然文化